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,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;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:360、QQ、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,或者使用谷歌、火狐等浏览器。
下载Firefox锂金属负极因其高理论比容量(3860 mAh g-1)和低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(-3.04 V vs. 标准氢电极,SHE)而被认为是理想的负极材料。然而,其不可控的电沉积行为、枝晶的生长和脆弱的SEI膜等问题,阻碍了其实际应用。在锂沉积过程中,电极表面很窄的范围内的浓度场、电场、温度场和应力场等多物理场会发生剧烈波动,显著影响锂的沉积行为。揭示这些复杂的多物理场的动态变化,以及它们对锂沉积过程的影响,对于进一步理解锂的沉积行为至关重要。
近日,诸侯官网张鹏教授、董金超教授、李剑锋教授及化学化工学院赵金保教授团队合作在锂金属负极电极/电解液界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,相关成果以“Optimizing interface concentration and electric fields for enhanced lithium deposition behavior in lithium metal anodes”为题发表在Energy & Environmental Science。
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原位增强拉曼光谱定量技术来追踪锂金属/电解液界面阴离子浓度场的演变。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惰性内标物TTE进行标定,得到了锂金属沉积过程中界面阴离子浓度定量变化的拉曼光谱证据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阴离子浓度界面(HACI)来优化电极/电解液界面的阴离子传输行为,表现出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和稳定性。本工作说明界面多物理场的优化可以有效地调控锂的沉积行为,为从界面多物理场角度研究锂的沉积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。
诸侯官网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佳祥为本论文第一作者,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华海明为本论文做出重要贡献。张鹏教授、董金超教授、李剑锋教授和赵金保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,论文还得到了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Jie Lin助理教授的支持和帮助。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21875195, 21875198, 22005257, 21925404, 22222903, 22021001),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(20720190040)和福建省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(2023H6029)资助。
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39/D4EE01816H
(图/文 储能学系)